火车“咣当声”消失的背后,还有这些秘密

火车“咣当声”消失的背后,还有这些秘密

对于许多“80、90后”的旅客来说

童年每次乘坐绿皮火车

印象中都是笛声轰鸣

空间很满,时间很长

还有最为标志性的

“哐当 哐当”声

包头东站工作人员正在服务旅客(资料图)

但大家是否注意到

如今乘坐火车时

那熟悉的“哐当”声

现在却很少听到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二十世纪80年代钢轨连接处预留的轨缝(资料图)

曾经,受工艺条件限制

每根钢轨仅有25米长

为应对钢轨热胀冷缩

每两根钢轨连接处会预留约8毫米左右的轨缝

车轮行驶到轨缝处时

便会发出规律的“哐当”声

目前仅有部分线路存在轨缝

随着列车不断提速

钢轨型号也不断迭代

从“43型”“50型”

逐步升级到“60型”“75型”

这些数字代表着每米钢轨的重量

更意味着钢轨强度与稳定性的提升

不同时期的老钢轨(资料图)

“咣当”声的消失归功于

先进的无缝焊接技术

在钢轨焊联过程中

焊剂在超高温下熔解

使两段钢轨紧密相连

测量钢轨焊接处平直度

对钢轨进行焊接

工作人员随后对焊缝进行精细打磨

将凸起部分磨平

让钢轨表面呈现流畅弧线

对焊接后的钢轨进行打磨

点击观看钢轨焊接全过程

↓↓↓

通过焊接

形成绵延数百公里的无缝线路

为列车高速行驶

打造出一条平稳的“跑道”

列车的平稳运行

不仅依赖技术革新

更离不开工作人员

日复一日地精心养护

检控组成员

需要携带沉重的检测仪器

徒步巡查线路

利用轨检仪等专业设备

精准测量线路

轨距、水平、高低等参数

哪怕0.1毫米的误差

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探伤工还要用超声波探伤仪

对钢轨内部进行检测

如同为钢轨做“B超”

及时发现肉眼无法察觉的裂纹和伤损

在日常养护中

线路工需要定期对钢轨进行打磨作业

根据钢轨磨损情况

对钢轨表面进行精细打磨

消除微小不平顺和鱼鳞破损

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正是这些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

让钢轨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这也是高铁疾驰时车厢内能做到

“硬币不倒”“杯水不晃”

的奥秘所在

从回忆中的“哐当”作响

到平稳静音的舒适旅途

旅客乘坐体验的每一点提升

都见证着科技的进步与铁路人的坚守

下次乘坐火车时

不妨用心感受这份安静

背后凝聚的智慧与汗水

文图:宋佳琦 胡俊楠 王日森 李开蒙 李振鹏

原标题:《火车“咣当声”消失的背后,还有这些秘密》

阅读原文

相关推荐

微信小程序的添加、使用和個性化設置詳解
365bet注册送

微信小程序的添加、使用和個性化設置詳解

📅 07-18 👁️ 2054
第1章第3节:如何添加幻灯片和修改幻灯片的版式 [PowerPoint精美幻灯片实战教程]
杂牌手机(杂牌手机有什么风险和隐患)
365商城官网

杂牌手机(杂牌手机有什么风险和隐患)

📅 07-14 👁️ 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