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石油课堂 | 卡点的测定及计算

【原】石油课堂 | 卡点的测定及计算

01

卡点的测定·计算方法

计算法测卡点是现场使用原管柱提拉法推算测卡,其理论依据是虎克定律,即

(1)理论计算法:

式中L--------­­卡点深度,cm;

λ-----管柱伸长量(两次不同负荷上提时的长度差),cm;

P--------拉力,kN;

E-------钢材弹性模数,值为2.1×104,kN/ cm2;

F-------管柱环形截面数,cm2。

2)经验公式计算法:

式中K-------常数,Φ73mm油管K取2450,Φ73mm钻杆K取3800;

λ-----管柱伸长量,cm;

P-------拉力,kN;

L--------卡点深度, m。

02

卡点的测定·操作方法

1)检查井架、绷绳、地锚、游动系统、提升系统等部位是否完好,指重表是否灵活好用。

2)将吊卡扣在最后一根下井管柱上。挂上吊环。

3)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比井内管柱悬重稍大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一次上提拉力,记为P1。

4)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一个标记,作为A点。

5)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一次上提拉力50 kN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二次上提拉力,记为P2。

6)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二个标记,作为B点。

7)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B之间的距离,记为λ1。

8)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二次上提拉力50 kN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三次上提拉力,记为P3。

9)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三个标记,作为C点。

10)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C之间的距离,记为λ2。

11)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三次上提拉力50 kN时,停止上提。记录第四次上提拉力,记为P4。

12)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四个标记,作为D点。

13)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D之间的距离,记为λ3。

14)下放管柱,卸掉提升系统负荷。

15)计算三次上提拉伸力及三次平均上提拉伸力,单位符号为kN。

第一次上提拉伸力Pa= P2-P1;

第二次上提拉伸力Pb= P3-P1;

第三次上提拉伸力Pc= P4-P1;

平均拉伸拉力P=(Pa+Pb+ Pc)/3

16)计算三次上提拉伸的平均油管伸长量,单位符号为cm。

λ=(λ1+λ2+λ3)/3

17)也可根据两次上提拉力的差(P2-P1)值和相应的伸长量差值(λ2-λ1)求出相应的拉伸力P和伸长量λ值。

根据公式1和公式2计算卡点位置。

K值由表1中查出。

03

卡点的测定·实例

例:某井用经验提拉法推算卡点。喇叭口深度为2000m,第一次上提250kN,油管挂高出井口30 cm,第二次上提400kN,油管挂高出井口125 cm,计算卡点深度(井内为Φ73mm平式油管)。

解:根据式1得

相关推荐

疥疮生在阴囊上怎么治疗
365充值真人注册

疥疮生在阴囊上怎么治疗

📅 09-08 👁️ 7749
美瞳没有护理液怎么办
365bet注册送

美瞳没有护理液怎么办

📅 10-19 👁️ 6321
狂暴之翼所有平台版本怎么都陆续下架了?
365bet注册送

狂暴之翼所有平台版本怎么都陆续下架了?

📅 07-19 👁️ 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