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他们被称为“Z世代”这代人的成长时期伴随着互联网的形成与高速发展而一同成长。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左脚踏在现实世界,右脚又处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充分信息化的时代,让这群年轻人对新鲜事物包容度极高。成年人闻所未闻的用语,可能都是95后司空见惯的日常。
对于z世代群体来说,你是哪的人、多大年龄、是什么性别、收入多少都没有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和我有一样的特质、兴趣爱好。就像媒体研究者约翰娜·布莱克利(Johanna Blakley)在一次TED演讲中提到的,“在互联网上,人们会根据自己热爱的事情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年龄、性别、收入这些人口学变量,分享爱好和价值观是更有凝聚力的社交关系,这些会让关系更加深入。
z世代热衷翱翔在互联网上面搜集信息、分享生活状态、建立自己的vlog,短视频时代,通过拍视频模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交朋友,建立多元的兴趣圈层,这就是属于z世代的社交元宇宙。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国内z世代的总人口为2.64亿人,约占当前总人口(14亿人)的19%。根据腾讯2019年数据,这19%的人却贡献了40%的消费能力。据《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统计,Z世代每月可支配收入明显高于其它代际人群,达到3501元,相比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49.36%。
根据企鹅智库统计,Z世代耗费时间最长的手机娱乐行为就是社交,他们每日进行社交聊天的平均时长达到56.2分钟,其次是视频、小说。
中国互联网社交行业历经20余年发展,目前已进入内容与社交深度融合的内容社交时代。现在,Z世代已经占据互联网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向社交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即将改变社交行业格局的巨大机遇。Z世代成长于内容和文化资讯极大丰富的环境,相较于更年长的用户,更重视社交关系中的精神契合度,建立基于兴趣的社交关系。
展开全文
在内容社交大行其道的当下,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必将驱动内容和社交关系分发机制进一步升级,让人和信息将能更高效地触达到人,社交领域也将从内容社交走向智能社交时代。
对于Z世代,比起旧有的荷尔蒙社交和熟人社交,他们更需要在虚拟社交里释放内心真实的自我,并认识同好,体现更高程度的真实自我。在闲侣上,为了避免用户担心现实社会带来的表达焦虑,平台不支持通讯录、微信等导入好友,保证了该社交平台与现实社会关系之间的区隔性。
从更加长远的视角出发,正如闲侣所表达的,其想构建的是一个充满有趣、温暖、真实的数字空间。改变目前市面上社交产品过度追求物质诉求与浮于表面的现象,让用户真正可以基于兴趣爱好,追求平等互惠,而非个人主义。
如果说元宇宙是互联网的下一站,那么Z世代就是元宇宙的初世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