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去当和尚,释永信也可能生活得很滋润。如果你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你就会知道这绝非凭空猜测。笔者在阅读释永信相关著作之后发现,释永信家庭背景在当时是非常强悍的。绝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比。下面就为您一起揭秘释永信大师的家庭背景。
父亲在大型国企任职
释永信在《我心中的少林》这部亲笔著作的开头就阐述了自己的家庭环境。当笔者读到“父亲当时在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工作”的时候还是非常震惊的。释永信原来并非穷苦子弟出身,这打破了我对于“贫僧”两个字的认知。原来去当和尚也并非为了一口饭吃。最起码释永信不是。
回过头来说水电部第四工程局,这是个什么单位?这个单位可不简单。其全称是“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是老牌国企,世界500强。38年前,1981年,一个人在这样的单位工作,是什么样的概念?先不说释永信父亲能够做到什么职位,就是一个普通员工,也很了不起吧!
在当时,这样的国家级单位与公务员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享受到的福利自然也是普通百姓无法比拟的。释永信的父亲能够在皖北这样的贫困地区有如此能力,也着实让人钦佩。更令人敬佩的是,释永信没有因为这一点停止追寻自己的梦想。
展开全文
全家非农户口“上学找工作不是问题”
作为大型国企员工的子女,家庭环境自然也不一样。释永信的话证实了这一点:“我家当时是商品粮户口(过去粮食统购统销时期的一种称谓,意思是非农户口),上学、找工作都不成问题”。
现在非农业户口不值钱了,很多人还想着转会农村,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当时,能够有一个这样的非农业户口那是相当了不起的。虽然家里有五个孩子,但是释永信家里没有什么太大负担。五个孩子跟随母亲在家务农,老爸在外工作。
释永信本来可以继续深造,或者找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他没有这样选择。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少林寺方丈和声名远播的少林了。释永信的一个选择改变了自己,也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少林寺的格局。
结束语:
释永信是一个极有天赋的人,也是一个意志力很强的人,来到少林寺之后,当时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终于成为改变少林命运的大和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